<menu id="0k800"><strong id="0k800"></strong></menu>
  • <nav id="0k800"></nav>
  • <menu id="0k800"><tt id="0k800"></tt></menu>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山東:傳統手工藝正煥發時代光彩

    2022-09-17 17:25:13   

    undefined

    小小的竹條和秸稈,在山東小伙云廷臻手中變成了精美的燈籠、毛筆架、樓閣等扎刻藝術品,這一精湛技藝吸引了諸多觀眾的目光。

    扎刻是一種有數百年歷史的民間手工技藝,以高粱稈、竹條為主要原料,用壁紙刀、卡尺等工具,扎刻成形態各異的手工藝品,被譽為“東方構成學的典范”。

    作為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兩大會場之一的山東手造展示體驗中心15日正式對外開放,秸稈扎刻等數百種產品在這里得到集中展示。

    會場上,山東曲阜的印章雕刻企業孔府印閣出品的系列文創產品也格外引人注目。

    “‘活字印章’產品主要是為景區、書店等提供定制生產,消費者通過掃碼找到自己想要的字,然后與公司設計推出的‘夫子六藝人偶’鑲嵌在一起,就變成了一枚獨有的印章?!笨赘¢w相關負責人說,他們突破傳統的篆刻技藝,與現代文化、現代科技相結合,讓古老的篆刻技藝煥發新生。

    山東省有豐富的非遺文化、民間工藝、傳統產業資源。據統計,山東省內國家級非遺項目數量排名全國第二,在傳統工藝振興項目目錄中,山東省有20個項目被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為國家首批傳統工藝振興項目。截至今年3月,山東有各類傳統工藝類企業和經營業戶119萬個,直接從業人員350余萬人。

    今年初,山東提出依托非遺或傳統工藝,培育手造產業,打造“山東手造”傳統手工藝區域公用品牌。

    在山東不少地區,傳統手工藝的創新發展有力帶動了鄉村產業發展。東營市廣饒縣的大碼頭葦編這項傳承了600年的非遺技藝,如今成為了“指尖經濟”?;ɑ@、收納盒、編織包……一根根蘆葦,經過投葦、剝皮、軋葦、打條起編、擺邊等十幾道工序就編織成了既綠色環保又典雅實用的各類工藝品。

    “山東各地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手工藝資源,一系列文化創意產品不斷涌現,讓老手藝綻放出更加亮麗的時代光彩?!鄙綎|大學社會學教授王忠武說。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編輯:牛姣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www.sxczwljt.com
    天天夜夜国产
    <menu id="0k800"><strong id="0k800"></strong></menu>
  • <nav id="0k800"></nav>
  • <menu id="0k800"><tt id="0k800"></tt></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