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0k800"><strong id="0k800"></strong></menu>
  • <nav id="0k800"></nav>
  • <menu id="0k800"><tt id="0k800"></tt></menu>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賦能中提升大學生對思政課的獲得感

    2022-09-15 10:46:48   

    “大家來到大學,對自己的期待是什么呢?”圍繞教師提出的這一問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大一新生紛紛踴躍發表自己的看法。一堂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由此展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道德與法治系趙志業副教授表示,今年入學的大一新生基本都是04、05后青年,04、05后大學新生的成長環境、思維方式、行為模式都具有很多新特點,結合這些新特點,怎么上好思政課,是思政課教師應該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為了提升大一新生對思政課的獲得感,思想道德與法治系提出了賦能型課堂并積極實踐。

    第一,用真理的力量賦學生理解之能。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講道理就是要把真理的力量傳遞給學生,讓學生用正確的理論去理解和認識世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道德與法治系教師紛紛以扎實的理論功底引導學生在理解中掌握真理。比如,第一堂課上,趙志業副教授在講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主要教學難點時,對新時代的內涵、判斷依據和偉大意義進行了深入探究。尤其在新時代的判斷依據的講授上,與學生開展了充分的討論,學生從不同的視角和層面對為什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進行了充分討論。學生們紛紛表示,通過討論,增強了自身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理解,同時更能理解我國發展的戰略定位,理解和踐行“四個意識”。

    第二,用感化的力量賦學生情感之能。新時代要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感,大學生作為社會人,不僅要有知識,也要有情有義。思想道德與法治系的老師們認為,培養大學生對國家、社會、集體和個人的積極情感,是思政課肩負的重要職責和使命。老師們在課堂上營造一種平等、尊重的學習與交流氛圍,用自己的真情實感講授課本內容,從而讓學生在情感上理解學習思想道德與法治的重要意義。而且老師們在課后通過實際行動在賦學生情感之能。有老師從微觀入手,在課后經常與學生互動,對學生進行思想與情感的交流。在中秋節,為學生定制月餅。這些都是一名思政課教師在用感化的力量賦學生情感之能,通過該方面的賦能使學生產生對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的認同的同時,獲得深刻的愛國情懷和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第三,用行動的力量賦學生實踐之能。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這就要求大學生要積極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對于大一新生來說首要的就是積極投身于自己目前的學業中。思想道德與法治系教師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帶動學生的行動。趙志業副教授每天通過線上方式,將自己每天的工作情況,所思所想,與學生交流,從而帶動學生每天進步一點點,日積月累用行動來積累才干。同時,趙志業副教授通過課后作業,鼓勵學生專門準備一個筆記本子,記錄自己每天的收獲,從而讓學生在實踐中自己可以見證自己的成長。除此之外,趙志業副教授和張楠博士秉持著“自下而上”的教學方式,創辦金麥穗思政體驗坊,注重培養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大大提升了思政課的有效性,為學生成長為社會需要的德才兼備的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同學們紛紛表示,這種賦能型教學,不僅可以收獲知識,而且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在思政課上的獲得感和勇擔民族復興大任的使命感。

    來源:西部網
    編輯:王婕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www.sxczwljt.com
    天天夜夜国产
    <menu id="0k800"><strong id="0k800"></strong></menu>
  • <nav id="0k800"></nav>
  • <menu id="0k800"><tt id="0k800"></tt></menu>